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卅一周星期一(单数年)

罗 11: 29-36; 路 14: 12-14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卅一周之星期一
读经一、罗 11: 29-36
对保禄来说,天主的救恩工程是个“奥秘”,因为以色列人的背叛是有目的,也是暂时的。以色列人之所以不顺服,是因为天主有意拯救外邦人。这是暂时性的,因为当他们体验到天主给外邦人所显示的怜悯时,它就会结束。讽刺的是:当很多以色列人远离天主时,外邦人却相信了;而外邦人的信德却激发一些以色列人相信了天主。
保禄宣称天主的智慧有多高深、富饶和不可测量。然后他提出了几个问题。“有谁曾知道上主的心意?”这个问题和接下来的都是反问句,所预期的答案是“没有人”。对人来说,了解天主的心意就如一只昆虫试图理解相对论一样不可思议。
“有谁曾当过他的顾问?”这个提问引用依撒依亚40:13的章节“谁曾指挥过上主的心灵;或做过他的参谋,教导过他呢?”当然,任何受造物都不可能为天主增添一点的智慧。“谁能给天主任何东西,或借给祂任何东西呢?”没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声称是属于自己的,也没有什么可以献给天主而使祂来感激我们。但是,有时我们却表现得好像自己能指使或改变天主:“如果你能医治我,我每个星期天都会上教堂,或者会戒酒,或者会捐出一大笔钱。”
“愿光荣归于他!阿们。”天主因祂的荣耀而创造了我们。天主的荣耀体现在祂伟大的作为上,特别是体现在祂所派遣的独生爱子上。当我们降服于祂的智慧和旨意时,我们就会因祂的荣耀而喜悦。
实践:
你如何体会天主的智慧并让祂带领和引导你?
金句:
天主的富饶、上智和知识,是多么高深!他的决断是多么不可测量!他的道路是多么不可探察!罗 11: 33
福音、路 14: 12-14
耶稣告诉一位法利塞人首领,在他设筵时,不要请朋友、兄弟、亲戚及富有的邻人,而要请贫穷和残废的人。本文最初的意思是,不该将宗教信仰局限于犹太人,也应传播给罪人和外邦人。延伸的含义,是告诉听众,他们的友善和仁慈,该超越“属于自己的群体”,如种族,国籍,语言,宗教和社会地位等。
人们一般上很自然地会组成小集团,凡事站在“自己人”那一边。首先照顾和服务我的亲戚,家族,同乡以及那些被认为是属于我的人。我们会认为自己没有偏见。然而事实上,我们常有偏袒或歧視,却完全没有意识到。我们对亲人很友善并乐于帮助他们,也希望他们能回报我们的友好和慷慨。对于其他人,我们就不太愿意为他们腾出时间,也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或服务,除非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。
简而言之,对那些能给予我们爱,尊重,肯定,欢乐,金钱,名望和地位的人,我们会主动地去爱他们;追根究底,我们之所以对他们友好和受护,是因为我们能从中受益。基本上,我们的爰是自私自利的,因此我们只爱“自己人”。
仁爱始于家庭,但不应仅限于家中。我们应该超越这框架,向穷人,有需要的人和被边缘化的人伸出援手,为他们服务。
实践:
你是否只关爱“自己人”?你是否有意识地去接触并服务与你没有关系的人?
金句:
但你几时设筵,要请贫穷的、残废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人。 (路 14: 13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
联络我们
个人资料保护员(DPE) 邮箱: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