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廿九周星期一(单数年)

罗 4: 20-25; 路 12: 13-21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廿九周之星期一
读经一、罗 4: 20-25
保禄将亚巴郎描述为一位与天主保持良好关系的人,因为他相信天主会实现祂的预许。这种关系不是以法律为基础,也不是出于法律,而是以信德为基础。亚巴郎相信天主的预许,即使外来的信息似乎与预许有所矛盾,他仍是相信。他最终成为万民之父,因为他坚信天主会实现并满全祂的预许。
那些试图通过遵守法律来纠正自己的人会遇到很大的困难。法律可以判断错失,却不能提供治愈的方法。法律能显示一个人如何出差错,却并不能帮助他避免错误。因此违反法律的人会将自己视为一个等待天主公义处置的罪犯。
保禄接着将这个教导应用到基督徒身上,他说如果我们相信主耶稣从死者中复活,那我们的信德也会被天主考虑在内。在天主内成义是因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圣死,以及他随后的复活和升天而获得的恩许。
亚巴郎既然不是因自己的成就,而是因信德而成义。当时亚巴郎已经老时,明知自己“身体已经衰老”,而他的妻子撒辣也已荒胎了。但是天主实现对亚巴郎和撒辣将有很多后裔的预许,使他们能够从“死者”中复活。
有别于亚巴郎,我们的信仰不是基于天主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大民族的预许,而是相信那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的天主。现在那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的天主,也能以钉死我们的罪恶而使我们复活,来满全祂的预许。
实践:
你如何信靠天主对你的预许?
金句:
而且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将来得算为正义的人,即我们这些相信天主使我们的主耶稣,由死者中复活的人写的。(罗 4: 24)
福音、路 12: 13-21
在犹太社会,人们把家庭纠纷带到受人尊敬的师傅前并不足为奇,但耶稣拒绝卷入这样的争吵中,不为那想从自己兄弟那里分得部分遗产的人做出裁决。耶稣利用这个机会,教导门徒对物质财富应持有的态度。
耶稣说了一个富人敛财的比喻。比喻中的富人妄自尊大。他的思绪和言语中充满无数次的 “我”和“我的”这些字眼。虽然富人有丰足的收成,但却从来没有想到与朋友或有需要的人分享。他关注的是让自己保有更多,其他人对他而言都不重要。 听众都能注意到这个富人的鼠目寸光,他的所有计划都围绕在世俗中,无法超越。但那天夜里,他就突然死了,不能带走任何所积蓄的物质财富。
耶稣用这个比喻告诫听众不要有任何的贪婪,因为人的生命并不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而变得更有保障。贪婪的人只关心物质财富,而且常利用不诚实和不道德的手段来积蓄资产。耶稣嘱咐门徒:“你们不要在地上为自己积蓄财宝,因为在地上有虫蛀,有锈蚀,在地上也有贼挖洞偷窃 。但该在天上为自己积蓄财宝,因为那里没有虫蛀,没有锈蚀,那里也没有贼挖洞偷窃”(玛6:19-20)。
耶稣提醒门徒必须为更有价值的东西做出优先的安排。物质上的占有和心灵上的富足,那一方面更珍贵?他还告诫说,“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,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,为他有什么益处?”(玛 16:26)
实践:
你对所拥有的资产持有怎样的态度?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?
金句:
你们要谨慎,躲避一切贪婪,因为一个人纵然富裕,他的生命并不在于他的资产。(路 12: 15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
联络我们
个人资料保护员(DPE) 邮箱: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