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廿三周星期三(单数年)

哥 3: 1-11; 路 6: 20-26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廿三周之星期三
读经一、哥 3: 1-11
保禄告诉他的读者要不断的追求天上的事。他们必须将关注的目光从地上转移到天上,也就是必须摆脱对世俗事物的关注。以作为度一个相称于基督的新生活的结果。
他呼吁他们 “下定决心…”,这关乎他们对信仰的理解和心态。真理会引导他们行得正。他进一步说基督徒已死于旧秩序。他们的旧我不复存在,因为他们已经“与基督一同复活”,而度了新的生活。
对保禄来说,“基督是我们的生命”。主内的新生命将帮助他们抗拒相反基督的事,包括各种邪情恶欲和道德上的不洁,例如贪婪和崇拜偶像等。接着,保禄提到要戒绝忿怒暴戾、诟骂秽言和彼此说谎。
他用日常生活易懂的例子“脱去”旧衣 和“穿上”新衣作比喻,来提醒基督徒,要他们脱去有罪行的旧人,穿上天主圣神引领的新人。基督徒是更新的人,是照创造者的肖像而更新。因此任何形式的分裂都应该在祂内被消除。不再分希腊人或犹太人,不再因“受割损的或未受割损的”而有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区别。也不应分别野蛮人和叔提雅人。(注:希腊人认为非希腊人是生活粗暴的野蛮人。叔提雅人更是一种极端的野蛮人—— 他们喝敌人的血。此野蛮行为令人震惊。)
奴隶和自由人之间也不应有分别。因为最终每个人都应该在基督内合一。祂是掌权者,一切都在祂的掌管之中。上述的各种分类都应屈服于基督的名下。所有的人都是罪人,並获得赦免和救恩。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,都在基督耶稣内合而为一。
实践:
你如何在基督内度新的生命?活在基督内如何促使不同背景的人消除分歧並清障架桥?
金句:
只有是一切并在一切内的基督。(哥 3: 11)
福音、路 6: 20-26
路加在平原上的讲道以一系列的真福为开始。提出基督门徒得到真福所需有的四个态度。相比之下,有四个态度相反门徒应有的精神。耶稣用“ 有禍”一词表达如果门徒养成这些不良的态度将会非常的可悲。(注:玛窦所叙述的山中圣训则列出了真福八端。)
贫穷指的是那些在物质上缺乏的人。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,故全心依靠天主的恩宠来照顾他们。他们每天辛苦工作谋生,知道人的局限,而培养出完全依赖天主的精神。对于和自己一样贫困的邻人,他们知道如何互相给予和分享。
富有的又将如何呢?他们有了物质上的自给自足,很可能会变得自满,觉得自己不需要天主。许多富有的人沉迷于拥有奢华的享受,崇拜金钱,只关心自己的需求,对穷人漠不关心。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富人不能拥有“贫穷的真福”。为了说明富人也可以培养这种美德,玛窦将“贫穷”修改成“神贫”(玛5:3)。玛窦强调,“贫穷”的价值在于“精神”上,而不是物质上的“贫穷”。
贫穷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拥有正确的态度。贫穷的人可能会抱怨自己的物质贫乏并感到痛苦。他可能会埋怨天主,並嫉妒那些富有的人。因此,拥有正确的态度才是是至关重要的。
穷人和富人都需要养成对物质需要的正确态度。一个自我为重的人若缺乏正确的态度,就一味追求个人的财富和荣耀,却无视他人的需要。相反地,一个意识到财富将使自我膨胀的人,在天主面前懂得谦卑自己,降服于祂。
知道如何处理物质财富的人才是有福的:无论多寡,他满足于所拥有的,他内心的喜悦是世界不能给予也无法带走的。 他了解人生的优先价值是什么,懂得先寻求天国和祂的义德,而与天主和人建立密切关系,获得不朽的喜乐。 他知道财富是天主的恩赐,自己是天主的管家,因此懂得对穷人慷慨地施予,并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。
实践:
你对物质财富抱有怎样的态度?你如何使用金钱来光荣天主并为有需要的人服务?
金句:
贫穷的是有福的,因为天主的国是你们的(路 6: 20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