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廿三周星期四(单数年)

哥 3 : 12-17; 路 6: 27-38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廿三周之星期四
读经一、哥 3 : 12-17
保禄告诉哥罗森的基督徒,他们是被慈爱的天主所拣选,为使他们成为圣洁的。他们必须实践种种美德,使言行举止合乎一个天主所期望的崭新的人。
保禄强调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美德,这些都有益于他人:怜悯、仁慈、含忍、宽恕。同时要专注于内在的修养,如谦逊、谦卑等,这些能守护我们,避免倾向于自私与骄傲。
保禄指出彼此包容和宽恕的必要性。若我们无法宽恕天主已宽恕的人,将会导致双方痛苦。我们之所以宽恕是因为自己已被宽恕。他强调爱德的重要性,它高于一切美德,并把一切美德联系在一起。没有爱德就不可能过圣洁的生活。不管人们已经穿上什么,他必要穿上爱德。这是承行天主旨意不可或缺的衣裳。
保禄提到平安应该在他们心中作主。保持平安等于消除各种矛盾。只有当团体的成员愿意接纳彼此的不足,并团结一致,才能找到平安。借此,他们将能永远心存感恩。
保禄也告诫基督徒要彼此教导,以各种的智慧互相规劝。这种相互的支持和鼓励将体现基督徒团体的本质。其他方面则包括颂唱圣咏,诗词和属神的歌曲。这一切都该因主耶稣的名而作,藉着他感谢天主圣父。
实践:
你想强化那些美德,来使自己能成为基督团体中,一个更有爱心的成员?
金句:
要让基督的话充分地存在你们内。(哥 3: 16)
福音、路 6: 27-38
这是耶稣令人惊叹的教导: “应爱你们的仇人,善待恼恨你们的人,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。” 这些话颠覆了我们固有的想法。我们的直觉反应常是憎恨仇敌,怨恨那些敌视我们的人,诅咒他们,并希望他们遭到厄运。耶稣要求我们做出特意的选择,超越这种还击性的反应。
耶稣要求门徒做出爱仇的决定,无论受到别人怎样的对待,都要保持仁慈。我们要跨越本性的反应:你若对我好,我才对你好;你若对我不好,我也对你不好。 我们要选择做真实的自己,对方不论敌友,都只企望他能获得至善。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达这选择。
首先,善待厌恶你的人。包括对别人做你希望他们对你做的事。消极的形式是:不对别人做你不希望他们对你做的事。我们希望自己一切顺利安好,就用同样的善意对待仇人。
第二,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。诅咒可以包括侮辱,诽谤,贬低和一切言语上的冒犯。诅咒来自愤怒,仇恨,鄙视和蔑视的心理,企图用它来伤害仇人。实际上,咒诅对双方来说都是邪恶的,而祝福对两人都是良善的。 祝福仇人是一种宽恕的举动,并向天主恳求双方的治愈、平安和美好。
第三,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。祈求仇人认识並领受主的爱,体验到基督的平安,并让爱与平安常在他们心中。以这种方式祈祷对自己和仇人都起着积极的影响。祈祷可以软化我们的心,使我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们,以怜悯的心的接待他们。它也促使仇人体验并回报所给予的善意。
上述三项说明可以用以下金句来概括:不可为恶所胜,反应以善胜恶。(罗12:21)基督徒对待仇人的动机应该是让自己肖似天主,因为那是祂对待我们的方式。即使对忘恩负义和邪恶的人,天主都以怜悯和仁慈相待。祂的爱是无条件的,如果我们效法这样的爱,我们就是祂真正的儿女。
实践:
对你来说,这三种爱你的仇人的方式,那一个是最困难的?你如何能在这方面成长?
金句:
应爱你们的仇人,善待恼恨你们的人,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,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。(路 6: 27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