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廿二周星期六(单数年)

哥 1: 21-23; 路 6: 1-5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廿二周之星期六
读经一、哥 1: 21-23
保禄希望哥罗森人能了解自己需要与天主和好,以及耶稣为实现这和好所做的一切。他将远离基督的情况描述为疏离、与他为敌和邪恶的行为。疏离就是与天主隔绝。与他为敌意味着思想与基督的性格和旨意背道而驰。邪恶的行为指的是前两个情况的结果。
保禄说,天主主动使信徒与自己和好。而这一切是藉基督血肉之身的死亡而完成。这种和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使信徒成为圣洁、无瑕和清白的人。成圣意味着与世俗的理念分隔。无瑕意味着涤除不虔敬的动机和意图。清白就是信徒的生活无所指责。
保禄提到,只要他们“在信德上站稳,坚定不移,不偏离你们由听福音所得的希望”,和好就得以实现。条件式的句子“只要”不是保禄对他们的怀疑,而是肯定。他实际上是在说“我完全相信你们会…。”他的话并不是扰乱信徒对福音的信心,而是表明相信他们确实会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德。
保禄总结说,这和好的福音已传于一切受造物,而他就是这福音的仆役。
实践:
你如何不疏离、不与天主为敌及不行邪恶地活出基督的信仰?
金句:
把你们呈献在他跟前,成为圣洁、无瑕和无可指摘的。(哥 1: 22)
福音、路 6: 1-5
耶稣的门徒经过麦田,掐了麦穗,用手搓揉后吃了。平时不少路过麦田的人都会这么做。这样的举动是合法的,因为梅瑟律法规定路过麦田的任何人可以伸手摘麦穗,但不可在麦田内动镰刀。(申 23:26)
法利赛人抱怨因为这事发生在安息日。对法利赛人来说,这是严重的违反法律。门徒掐麦穗被视为收割,用手搓揉是脱粒,把谷物和糠分开,就是簸扬的工作,而整个过程对他们来说是准备一歺。
耶稣以达味和随从的事件来回复,当时大祭司阿希默肋客把用来祭献而只准司祭吃的供饼给他们吃了。(撒上 21:6-7)司祭因友情的缘故给达味供饼,因为他经过分辨后,认为达味的饥饿应该优先于礼仪规则。
法利塞人在批评耶稣的门徒时,已经遗忘了法律的仁慈原则,因为他们无法摆脱死守安息日的规则的思维。耶稣以“你们没有读过……”来提问,而答案就是“他们已经读过”。做为专门研究梅瑟五书的人,他们肯定读过有关达味的这段经文,但他们从未思考并理解其中的含义。
为什么法利塞人不明白这段所读经文的含义?因为他们研读圣经,是为了寻找经文来巩固他们即有的神学思维。也根据自己的固定的思想来诠释经文,而不是为了辨认天主的旨意。
今天经文的总结提到“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”而马尔谷福音2:27中也提到,“安息日是为人立的,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”。关于安息日的律法,耶稣的理解与祂的爱的诫命的理念是一致的。
实践:
你如何看待和执行“规则和条例”?你所关注的,是法律的文字,还是法律的精神?
金句:
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(路 6: 5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