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十八周星期六(单数年)

申 6 : 4-13; 玛 17: 14-20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十八周之星期六
读经一、申 6 : 4-13
梅瑟嘱咐他的百姓说:“以色列!你要听:上主我们的天主,是唯一的上主。你当全心、全灵、全力,爱上主你的天主。”这个指示现在被命名为“施玛篇”(Sherma)。这个词的意思是“要听”。在犹太传统的祈祷文中,这句话与梅瑟五书的其它一些经文配合在一起,用于早祷和晚祷。施玛篇既是犹太人效忠的誓言,也是一句赞美的祷文。
梅瑟还指示以色列民教导他们的孩子经常背诵施玛篇,使他们一生时刻都不会忘记这个训诲。他们的态度要认真,并要把经文置于小方块盒里,系在手上、额头上,并贴在他们家的门柱和大门上。小经匣戴在上臂上,即非惯用手臂上(右撇子放左臂,左撇子放右臂),面向心脏。另一个小经匣则佩戴在额头上,走动时会敲打额头,目的让佩戴者警记上主的圣训。
13 岁及以上的犹太男性都必须佩戴经匣,以提醒他们有义务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遵守爱主在万有之上的律法。他们还把经文放入小容器,把它置放在右边的门柱上,大概在眼睛直视的高度 。它通常倾斜放置,容器顶部朝向房间内部。以上三种佩戴和置放经匣的方式,都是灌输他们要孝爰天主的强而有力方法。
牢记并以施玛篇来祈祷确实是表达信仰的良好标记,也是帮助人在生活中以天主为主导的一种有效方法。信徒若真诚地这样做,就不会偏离主的道路。然而,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外在的表现,那不仅违背了标记原初的目的,还成了真正虔诚的绊脚石。在玛 23:5 中,耶稣就曾劝告经师和法利塞人不要做假善人,因为他们把经匣放宽为叫人看,希望被称为义人,但他们的心却离天主很远。
实践:
你如何聆听圣言,并全心全意地爱天主?
金句:
以色列!你要听:上主我们的天主,是唯一的上主。你当全心、全灵、全力,爱上主你的天主。(申 6: 4-5)
福音、玛 17: 14-20
有一个人把患有癫痫病的儿子带到门徒那里祈祷和治愈,但却徒劳无功。人们认为男孩的病况是由于他遭受到邪灵的中伤,耶稣以符合他们想法的方式做出回应。祂叱责魔鬼,而魔鬼就出去了,男孩也因此被治愈了。
在这次的事件中,我们观察到门徒的不足和男孩父亲的信德。门徒失败了,因为他们的信德薄弱,而父亲却对耶稣充满了信心。耶稣评论说:“我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?我容忍你们要到几时呢?”耶稣以忧愁的语气说了这番话。与此同时,也耐心期望门徒能从这次经验中学习。
如果门徒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,他们就可以向这座山说,从这边移到那边去。但这显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。这是“解除困难”的一种惯用语。只要他们有信德,那么即使遭遇最棘手的问题也必能克服。男孩的父亲接纳门徒的不足。他没有失望和痛苦地离开。相反的,他知道耶稣才是医治和释放的泉源,因此努力寻找耶稣并向祂救助。
生活中有时有些人会因目睹了基督徒的软弱和不足,而对他们的举止和态度感到失望。有些彻底地放弃了教会,或更糟糕的是,他们不愿再信奉天主。但是有些人却可以接受和超越这些追随者的人性缺点,专注于耶稣,全心信赖天主。
实践:
你曾否对一些基督徒的态度或行为感到失望?你如何去克服这样的挫折感?
金句:
假如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,你们向这座山说:从这边移到那边去!它必会移过去的;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。 (玛 17: 20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