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读经反思 - 丙年常年期第廿九主日

Image

出 17: 8-13; 弟后 3: 14 - 4: 2; 路 18: 1-8
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
常年期第廿九主日(丙年)

第一读经描述以色列人和阿玛肋克人打仗,并说当梅瑟举手时,以色列就占上风,当他放下手时,他们就打输。从字面上理解,它描述了一个具体的事件,即是梅瑟的举动影响了一场战争的结果。若是这样,就意谓人的作为可以左右天主的行动,那可是一个严重的误解。所以我们应该超越字面解释,去了解本文的深层宗教意义。

梅瑟的举动象征着祈祷和代祷。他举起的双手表示依靠天主的力量,而不是自己的力量。当他疲惫不堪时,亚郎和胡尔扶着他的手,表达了集体祈祷和共担责任的情况。经文表达了祈祷的重要性,但力量不在于谁祈祷、如何祈祷,而在于向谁祈祷。

因此与其说梅瑟的举动具有“神奇”的力量,不如说它表达胜利来自上主,而非人的力量。祈祷和信心将以色列与上主的拯救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。领袖的代祷在团体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但他们仅是参与天主的力量,而非掌控祂的力量。

现在我们在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实例:一个男孩因把脚踏车弄丢了而感到难过。他作了祈祷,而令他惊讶的是,不久后他在家附近的大楼底层发现了丢失的脚踏车。他高兴地领回脚车并骑着回家。途中路过一间圣堂,于是决定入内献上感恩的祈祷。当他出来时,令他错愕不解的是,脚踏车又不见了。他应该继续赞美感谢天主吗?

事实是,好的祈祷不是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,而是祈求让我们可以做天主想要的。设想一下,每次你的儿子来找你,什么都不说,只是向你要一些东西,比如一双新的名牌鞋、一部新手机,或一部新的笔记电脑!这是什么样的孩子?然而,我们有时在祈祷中的表现不也是如此?

今天福音的比喻中,寡妇一直向判官请愿,直到他的态度软化,而着手处理她的案子。它似乎告诉我们,应该不断纠缠天主,直到祂赐给我们想要的东西。若是这样,天主就等于是个不义的判官。绝非如此。

我们无需整天跪着,不必做很长的祈祷,不必强攻天堂。从心理上来看,这样的祈祷,表达我们做了该做的事,看似自己尽力了,让我们感觉很好。但祈祷也不需要是那样的。我们无需做任何特别的事情来献媚贿賂或纠缠祂。祂是天父,祂关心并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,会供应我们真正所需。

祈祷是一种关系。我们知道天主为我们慈爱的父,而不是判官、警察或商人。在祈祷中我们表达对天主的爱和信靠。我们付出时间祈祷是因为要与爱我们的天主共处,并希望以感恩之情回应祂。

祈祷不是一直在说话,向天主提出要求。更需要聆听天主的声音并明辨祂的旨意。今天的读经二提醒我们,聆听天主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圣经。保禄告诉弟茂德,凡受天主默感所写的圣经,为教训、为督责矫正、为指引人们的生活,教导他们成圣,都是有益的。但圣经的有73 部书,最必要的是借着四部福音来祈祷(玛窦福音、马尔谷福音、路加福音和若望福音)。读福音就是聆听耶稣。这是增进与天主关系的最佳方法,因为在阅读福音、默想和祈祷中,我们与耶稣相遇。

实践:
你的祈祷如何帮助你增进与天主的关系?

金句:
路 18: 1 耶稣给他们设了一个比喻,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,不要灰心。

 

更多反思
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

联络我们

个人资料保护员(DPE) 邮箱: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教委组织秘书处

地址

2 Highland Road #02-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


电话

65 6431 9890


电邮

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
UEN

T08CC4023DCA1 (PayNow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