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读经反思 - 丙年常年期第廿二主日

Image

德 3: 19-21, 30-31, 希 12: 18-19, 22-24; 路 14: 1, 7-14
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
常年期第廿二主日(丙年)

耶稣在安息日参加了一个宴席,祂观察到一些客人选择坐在体面的座位,祂便讲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比喻。耶稣似乎是在逗弄法利赛人,教导他们如何操控局面提高自己的胜算。意即先假装坐在末席,等主人邀请再上坐。当然,这个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,因为主人可能太忙而没有注意到他坐在那里;或者主人没过来请他上座,他的仇敌可能会取笑他,“你蛮有自知之明嘛。”
 
这个比喻是教导我们谦卑。真正谦卑的意义在于真实:了解、接受、欣赏和爱真正的自己。洗者若翰是秉性真实的好例子。他公开宣称:我不是基督。我什至不配解祂的鞋带。我是为祂预备道路的先驱。
 
当你不接受自己时,你就会常拿自己与他人做比较。这样一来,你可能变得骄傲,瞧不起那些看来不如你的人;或者当其他人似乎比你更优越时,你就变得自卑,或感到嫉妒。很多时候,当你试图抬高自己时,就会去贬抑或打击别人,伤害了人际关系。
 
天主创造的每个人都是好的,因为祂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我们。祂希望我们都分享主耶稣基督作为祂儿子的名分。当我坦然做我自己,接受并享受做我自己时,包括我的不完美,且不必完美的事实,那我将是蒙受祝福的。
 
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在乎,或者我不努力提升自己,甚至放弃,固步自封?不,做我自己意味着我不高估自己,不骄傲或自以为义。这也意味着不低估自己和嫉妒别人。如果我是真实的,我可以用我的强处为他人服务,以及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。
 
一些不真实的人,因为没有认清和接受自己,常害怕被别人看不起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他们会有不安全感或起防御之心。他们抱怨人们不了解和不欣赏自己;遇到失败和错误时,会归咎于他人。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长短处缺乏自我意识,以及总是想要掌控一切,且凡事都认为自己是对的。
 
福音的第二部分谈到宴席的主人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。请客的动机不该是以自利或回报为考量。我们不要从表面上看“不要请你的朋友、兄弟、亲戚及富有的邻人吃饭”这句话。因为我们需要朋友和团契。家人,朋友和教会团体成员一起聚餐和共融是很重要的。耶稣也经常与人一起进餐,并祝福了加纳婚宴。
 
经文真正的意义是提醒我们不要自我膨胀,也不要抬举自己。宴席应是出于友爱的分享,而不是炫耀。当我们真正谦虚时,我们对他人的需求很敏感,并会照应他们。 “贫穷的人一直在你们中间,”主说。当你有真正关怀的心时,你会找机会为他们服务。
 
实践:
我如何接受真实的自己?我是否高估或低估了自己?
 
金句:
路 14: 11 凡高举自己的,必被贬抑;凡贬抑自己的,必被高举。

 

更多反思
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

联络我们

个人资料保护员(DPE) 邮箱: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教委组织秘书处

地址

2 Highland Road #02-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


电话

65 6431 9890


电邮

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
UEN

T08CC4023DCA1 (PayNow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