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经反思 - 常年期第十六周星期六(单数年)

出 24: 3-8; 玛 13: 24-30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常年期第十六周之星期六
读经一、出 24: 3-8
梅瑟取了一半的牛犊血,洒在祭坛上,然后大声宣读“约书”,并要求人们遵守盟约的诫律。之后梅瑟就将剩下的血泼在他们身上,以那血将他们鎖定与天主建立了盟约。
希伯来人喊道:“凡上主所吩咐的话,我们必听从奉行。”他们的这些话听起来很坚决。然而,旧约大部分的叙述都不断地重述,他们历代的所作所为,常常没有遵照上主的诫命。各旧约经书也说因为他们犯了罪,因此天主利用他们的敌人来惩罚他们。
或许在西乃山脚下的那一天,他们所说的確是真心话,然而事后他们却始终无法遵守自己的诺言。我们又如何呢?我们常常宣发我们的信仰且许下愿意服从天主,但也常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。在顺意的日子,我们会赞美天主并答应遵循“上主所吩咐的话”。在不如意的日子,我们却几乎完全不能实现这誓言。
今天的玛窦福音讲述天国犹如田地里的麦子和莠子的比喻。田地代表了世界,麦子代表回应天国信息的人,而莠子代表那些没有回应的人。有时我们表现得像前者,有时则像后者。它反映了尝试顺服和未能顺服天主之间的张力。它显示我们与西乃山下的希伯来人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。
实践:
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在回应天主时有不一致的情况?你该如何调整?
金句:
凡上主所吩咐的话,我们必听从奉行。(出 24: 7)
福音、玛 13: 24-30
耶稣讲论了麦子和莠子的比喻。莠子是一种杂草。初期的莠子,长得和麦子相似,因此无法区分它们。莠子和麦子在成熟的阶段,才会变得较容易分辨。这时它们的根部已经纠缠在一起,以致难以避免在拔除莠子的时候,也把麦子给拉了出来。因此莠子和麦子的谷粒,只有在收割的时候才将它们分开。雇工会把分挑出来的莠子,拿去烧掉。
这个比喻是现实生活的写照。它提醒我们,自己的生活中有罪过和邪恶。无论是在家中,工作中,还是在其他的情况中,我们都会被负面的经验缠绕着。个人和社会的罪过将扼杀良善和仁慈的成长。我们必须保持警戒,留意存在我们中的邪恶势力,才不至于陷入罪恶中。
问题是,要区分那些人是在为天国工作,那些人不是,是极为困难的。一些坏人可能伪装成良善的人,而一些良善的人却可能被误以为是坏人,因为他们没有竭尽所能地奉承我们,因而冒犯了我们。最终只有天主知道人的内心,因为祂检视整体,而不是片面,唯有祂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无论如何,对我们来说,只该判断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好坏,而不判断人。我们不能只是单看一个人的片面,就对它整个人下判断。我们可以判断某个行为公正与否,那个行为良善与否。但是我们不应该不留余地的否定一个人,也不可对一个良善的人所犯的错误视而不见,而没有纠正他。
实践:
你是否能够分辨一个人和他的个别态度和行为?你是否曾错误地判断别人?
金句:
免得你们收集莠子,连麦子也拔了出来。(玛 13: 29)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