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读经反思 - 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

Image

创 18: 20-32; 罗 2: 12-14; 路 11: 1-13

圣言反思
萧永伦神父撰写

常年期第十七主日(丙年)

我们经常为自己的需要祈祷,在各方面祈求帮助:健康、财富、成就、工作保障、孩子等等。这没有错,我们有这些祈祷意向是很自然的。这意味着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匮乏和局限,以及自己需要天主。但是祈祷不能只是祈求。如果只是这样,就显示出祈祷的贫乏。坦率地说,如果只会祈求,我们的行为就像乞丐一样。

更糟糕的是,有时我们祈祷希望能改变天主,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。我们有时求天主成全我们的意愿,而不是寻求祂的旨意。当我们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,就会责怪天主并迁怒于祂。

像许多古代犹太人一样,亚巴郎也认为天主是凶恶复仇的天主。亚巴郎祈祷说:“假如城中有五十个、四十五个、三十个、二十个、十个义人,你还要消灭吗?”他的祈祷显示了两种错误的态度。1. 他将天主视为易怒和复仇的天主,将毫不迟疑地降下祸害。2. 他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天主。后来,他将索多玛和哈摩辣的毁灭错误地诠释为天主降下的惩罚。

我们通常与亚巴郎没有什么不同。我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天主是谁,却把祂当成警察、法官或商人,因此我们会躲避祂、向祂申述,或和祂讨价还价。但因为天主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,所以我们的祈祷便失去意义。

今天的比喻讲的是一个人半夜时不停地敲邻居的门,索要面饼为款待他那夜访的客人。邻居对此感到烦恼,但最终还是起来,给了他所要的东西。这比喻是不是告诉我们,天主就是这样,出于厌烦与不快,勉为其难地给我们想要的东西,目的只是为了尽快打发我们!

不,天主不是你隔壁的朋友。天主是住在你家里的父亲。祂离你很近,祂是那么地亲近你。耶稣说:“你们祈祷时要说‘父’”。是的,祈祷首先是一种关系。它是为表达我们对祂的孝爱。

耶稣邀请我们以为人之父的身份审视自己。如果有那么多的缺点和过失的人,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好东西,更何况天父?祂更要将圣神赐给那些求祂的人。圣神是祂最大的礼物。在日常的各种决定时给我们智慧,在遇到危险或困难时给我们勇气,在软弱时给我们力量,以及在困惑时引导我们走向真理。只要我们求,就会得到。

主祷文(天主经)教导人们如何实现与天主的亲密关系。祈祷应是专注于天主,而不是我自己:天主的名是圣的、祂的国来临、祂的旨意奉行在人间。当我们为自己的需要祈祷时,应该专注于必需品,而不是世俗的东西。必需品指的是当下身心灵所切要的;宽恕是对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的;而躲避诱惑是为战胜邪恶的必要条件。

总的来说,我们必须祈祷,而祈祷时要注意三件事。 第一、以孝爱之心与天父交往。第二、祈祷时专注于天主,寻求祂的国,承行祂的旨意。第三、信赖天主会给于最好的,因此让祂掌管一切。

实践:
对你来说,天主是谁?你祈祷时会关注些什么?

金句:
路 11: 13 你们纵然不善,尚且知道把好东西给你们的儿女,何况在天之父,有不更将圣神赐与求他的人吗?

 

更多反思

每日勤于翻读圣经

联络我们

个人资料保护员(DPE) 邮箱: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教委组织秘书处

地址

2 Highland Road #02-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


电话

65 6431 9890


电邮

info.acams@catholic.org.sg


UEN

T08CC4023DCA1 (PayNow)